近期豬肉價格持續高位運行,受到各方高度關注。這已經是豬肉批發價格連續第12周上漲,從6月初的每公斤20.69元一路走高至上周的每公斤31.77元。山東已在全國率先出臺相關扶持措施,進一步促產保供。
養殖戶成本增加
有的不敢補欄
據農業農村部監測,自去年10月份以來生豬基礎產能大幅下降,導致從今年六七月份開始生豬市場供應明顯減少、價格加快上漲。7月份,全國400個監測縣生豬存欄環比減9.4%,同比降32.2%,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1730.34萬頭,環比減1.6%,同比降11.3%。
對于豬肉價格快速上漲的原因,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豬肉價格上漲,根本原因在于豬肉供給的短缺。國內生豬存欄量急劇下降,豬肉市場供不應求,價格持續上漲。農業農村部相關人士表示,這輪豬價上漲是非洲豬瘟疫情與周期性因素疊加的結果。本輪生豬價格于2018年5月跌至周期低點后步入新一輪上漲通道,之后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,生豬產能下降明顯,豬價短暫調整后持續較快上漲。
2018年,對于很多養殖戶而言是艱難的一年,處于豬周期底部,豬肉價格低廉,虧損嚴重。不少養殖戶都殺掉母豬,退出養豬行業。濰坊一位養殖戶介紹,“2018年8月開始非洲豬瘟,全國大部分省份都有疫情出現,大量生豬遭到撲殺。到現在,依然有養豬戶不敢補欄。”
“現在養殖成本高了不少,僅拿消毒劑這一項來說,原來一年的花費在五六萬元,現在一個月就需要花費三四萬元。”聊城一家中型養殖場的負責人介紹,為防控非洲豬瘟,除加強清洗消毒外,還對養殖場進行了封閉式管理,各方面成本都有所增加。
貼息支持、臨時救助
多措施保障豬肉供應
山東已在全國率先出臺相關扶持措施。據省畜牧獸醫局規劃財務處二級調研員孫濤介紹,山東的相關扶持政策包括對符合條件的規模養豬場戶、種豬場、生豬屠宰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給予貼息支持;省財政統籌6000余萬元,對全省45家一級以上種豬場給予臨時性救助;提高能繁母豬、育肥豬農業保險保障水平等。
據悉,政策扶持效果已開始顯現,上半年山東育肥豬、能繁母豬分別入保1221.7萬頭、58.5萬頭,同比分別增長20.7%、17.6%;各地上報生豬養殖企業貸款貼息需求4000多萬元。近三個月生豬存欄同比降幅收窄,下降2個百分點,價格漲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。
“下一步,我們將從強化防控、強化產業預警、強化屠宰管理、強化基礎指導等多方面入手,解決不敢養、無力養的問題,進一步‘促產保供’。”省畜牧獸醫局畜牧處處長李流航表示。